走出家門去健身,如今已成為越來越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。不論是獨自跑步、健走,還是約上三五好友打場球,體育運動能讓人收獲健康,更能收獲快樂。高質量發展全民健身,要修建好群眾身邊的場地設施,更要舉辦好百姓樂于參與的健身賽事活動,以此吸引更多人參與到全民健身中,通過體育鍛煉獲得健康、獲得快樂、獲得友誼。
根據相關報道,不久前,北京市中關村地區全民健身體育節三人制籃球賽在京舉辦,來自當地的26支隊伍、100余名球員參加了相關比賽。在這些參賽選手中,不僅有來自中國科學院等相關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,也有轄區內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,還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人員,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,就是普通百姓。比賽場上,雖然有輸有贏,但是比賽場下,大家相互交流。因為一次籃球賽,讓他們相聚在球場,通過一場場比賽從彼此陌生到相互熟悉,正是全民健身讓他們有了更多交集并收獲了友誼。
群眾身邊的健身賽事活動,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,更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。同樣在中關村地區全民健身體育節上,當地為促進殘疾人體育事業發展,推動殘健共融,還舉辦了殘疾人家庭趣味運動會,百余位殘障人士及其家屬參加了運動會,通過一項項適宜他們參與的體育活動帶動大家動起來,也通過活動幫助他們結識更多的朋友、收獲更多的友誼。
體育具有多元價值,為人與人搭建友誼的橋梁是重要一環。通過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,已成為很多人社交的方式之一。因體育賽事結識有共同愛好的朋友,又因朋友間相互鼓勵、促進而更好地參與體育運動,這樣的良性循環讓更多人愛上全民健身、愛上體育運動。
促進全民健身發展,廣泛開展群眾身邊的賽事活動十分重要。要選擇適合大眾參與的賽事,以中關村地區全民健身體育節為例,體育節期間開展三大類、近二十個小項的賽事活動,項目涉及足球、籃球、趣味運動會、棋類項目等,可以說上至古稀老者,下至幾歲孩童,都能在體育節期間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。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的開展,其根本遵循就是全民參與,只有通過舉辦適合各類人群、各年齡段人群參與的項目,才能吸引大眾參與其中,才能讓各類人群相聚到賽場共話友誼。
要做好各項組織工作,讓百姓有更好的體驗感。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的參與者雖是普通大眾,但是從賽事策劃到落地實施,更應該做好各方面工作。小到比賽時間,大到場地設施,每一件工作都應一絲不茍地去完成。一項賽事要想長久地發展下去,參賽選手的體驗感尤為重要,良好的體驗感會讓選手更好地參與到比賽中,更會讓大家對賽事念念不忘,長久地參與下去。
要著力打造全民健身賽事文化。眾所周知,全民健身賽事項目豐富,參與人群眾多,因此,打造全民健身賽事文化將有助于賽事發展。在這之中,既要注重賽場內,也要著眼于賽場外,特別是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于其中,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全民健身相適應、與現代社會相協調,使其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。
辦好群眾身邊的健身賽事活動,為大眾搭建友誼的橋梁,其根本目的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,以及全民健身高質量發展。百姓通過全民健身收獲健康、通過賽事活動收獲友誼、通過人與人的交流增進了解,進而為建設和諧、文明的社會凝心聚力。
圖片來源:新華社
相關附件